【东非猎游】8、跨越赤道追寻火烈鸟
我们在马赛马拉呆了三个晚上,8月4日这天我们早上3点多起床整理行李,早餐,4点多些出发往博格利亚湖追寻火烈鸟了。
1、在黑暗中七转八弯,终于天亮了,也来到大路上了。
2、田园风光
11点多我们到达大概是纳库鲁境内的一个休息站解手,在车上用餐,早上带的餐盒。车开了,我突然感觉那里竖着两个地球的标牌,而且公路对面隐隐约约有个地球仪,我确认是赤道线标识,大家忽略了。没有想象中的“奢华”,很容易被疏忽的。好在博格利亚湖拍完火烈鸟到纳库鲁住宿还要经过这里的。既然文字讲到赤道线,也就在这里上图了。
赤道线毫无疑问是地球上重要的标记,它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。有人把肯尼亚比作“非洲十字架”,我们走向肯尼亚南部马赛马拉时,我写过“穿过东非大裂谷”,大裂谷是南北走向,今天到了北部,正是赤道与东非大裂谷一横一纵在这里交汇点。网上许多游记之类都引用说大裂谷“蔚为壮观”。其实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异样,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在肯尼亚描述东非大裂谷有这样三个吉祥数字“平均800公里长,80公里宽,800米深”,太宏观了,视野有限,不能目之所及。赤道标牌上写着“You are now Crossing the ”,在非洲地图中间一道白线写着“equator”,连起来整句就是“你现在穿越赤道”,最后二行是问候语“jambo”您好和落款“kenya”肯尼亚。没有其他游客,有几个黑人妇女兜售纪念品,也没有传说中的当地小贩做水流试验,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水流旋涡一个顺时针,一个逆时针的场景。在标牌下,做穿越无法表现,脚踩南北半球,跨越赤道,做劈叉是必须的,就像上半年我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横跨子午,象征着自己同时脚踏东、西两半球一样,让旅途中每一段平凡都一演绎成一个难忘的故事,大家轮番拍一遍。
18、
27、
将近下午一点,我们到达博格利亚湖。据说原先观看火烈鸟的最佳地方是纳库鲁湖,有200万只火烈鸟,占世界火烈鸟的三分之一,对200万这个数字没有概念,但对占比就知道其地位了,想想那个阵势,那样的场面就会让人激动不已。但是后来由于雨水太大,造成湖水盐分降低,影响了那里浮游生物的生长,生态改变火烈鸟迁至离纳库鲁湖80多公里另一个被誉为是火烈鸟世界的博格利亚湖,我们也多跑了两个小时。
这里是传说的“世界禽鸟王国中的绝景”,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从世界各地蜂拥前来,一睹“真容”。车开过湖边,扬起的灰尘就像我们到内蒙古火车节拍蒸汽火车一样,浓烟滚滚。奇怪的是游客很少,诺大的博格利亚湖就二、三辆车,寥寥几人,还有几个非洲的孩子。湖边很安静,是火烈鸟最佳栖息地,地上到处沾火烈鸟羽毛,并散发出一种臭味。
28、
火烈鸟,身短腿长,真心喜欢她那样一双优美的大长腿。别致的嘴角尖端呈钩状。她们吃的浮游和水藻里含有一种独特的叶红素,受这些色素的影响,火烈鸟周身粉红。她们集群而居,成千上万的火烈鸟像列阵的千军万马,远远地望过去就像一大片粉红色的织锦缎洒落人间,又像一大片落霞覆盖在安静的湖面,粉红色的落霞漂浮着游荡着。尝试着靠近它们,可是真的做不到,无论你怎样轻轻向湖边靠拢,它们都会悄无声息地滑行着远离湖边,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,没有高倍数的专业摄影器材,实在拍不出效果。我带的400头也不顶作用,画面很单调,都是一些大场景的,个体的特写的无法拍到,靠片子剪切,那就差多了;同时风很大,吹得湖水起皱,倒影不好拍;还有光线还是很重要的元素,有柔和光线的点缀,画面更经典;我们来的是正午,阳光太强太硬。我们一直等着想拍飞版,形成动静结合,我们等待它们腾空的画面,那瞬间是否就像是天边升起了一片红云?可除了零零散散飞翔外,这些美丽的小动物们没有规模腾飞的感觉;这时黑人孩子来两个,听出意思是帮助我们赶鸟,大家没怎么理会,大概怕讹,其实更重要的是感觉那样人为的举动会骚扰动宁静的物世界。可能司机也想早点回去休息,看见我们老是候着没动静,便叫黑人孩子去驱赶,一大片粉红色的火烈鸟噗噗飞起,我们连忙抓拍。再也没有理由再磨蹭了,打道回府。后来我问司机多少钱,他说不要钱,是他的面子。听队友说,小孩子向司机要过一美元。
5点到肯尼亚裂谷省首府纳库鲁住宿,酒店不错,但致命的是房间没水!也没什么客人,酒店把林总调到有水的房间,Penny也如此,我懒得再收拾东西移动房间了,这样我们都成了包房!晚餐时,大家议论司机今天太疲劳,很危险,不能这样赶路的。在欧美,司机工作时间不能持续超过9到10小时,车辆必须休息12小时以上,我们粗略算算,这天司机至少持续工作12到13小时,如果在欧美国家无法实现这个行程的,或者需要加时费来弥补。
32、
37、
38、
39、
40、
41、
42、
评论